大便會有血的原因

血便常見的原因 
根據文獻報告及臨床經驗,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外乎消化性潰瘍,急性發炎或腫瘤;而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,最常見的莫過於痔瘡、肛裂等肛門疾病,其次是大腸憩室疾病,再其次是大腸息肉及惡性腫瘤。其他較少見的原因包括潰瘍性大腸炎、缺血性大腸炎及放射性大腸炎。值得一提的是,大部分的原因,一經診斷,只要病人與醫師充分合作,幾乎全可治癒。甚至惡性腫瘤如大腸癌、直腸癌,接受外科根除性手術,第一、二期癌症亦可治癒。而第三期癌,接受手術加上化學治療,也可以有很好的存活率。因此,當醫師宣佈你得了大腸直腸癌時,千萬別萬念俱灰,放棄治療。因為大腸直腸癌幾乎是所有惡性腫瘤中,手術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種。 
解血便時,除了注意顏色,尚需觀察血是否與大便混在一起或分開。 

如果血和大便混在一起,出血位置在右側或橫行大腸最可能。如果血是粘附在大便外面時,則是左側大腸到直腸的出血。 

若血是一滴滴出來或便後滴血,甚至以噴射方式在大便解完後發生,或衛生紙上沾有一大片血跡時,肛門附近,如痔瘡、肛裂最有可能,但直腸炎、直腸惡性腫瘤也要留意。大便外附著如鼻涕一樣的粘液時,常是大腸炎的表徵。 

另有一種消化道出血是肉眼看不到而大便檢驗有血,或臨床上以缺鐵性貧血表現。「潛在性出血」通常只有靠大便潛血反應檢測,才知胃腸有出血。